News
健身房里的康复—体医结合的新思路
2017.12.21
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发强烈。每个人身边总会有几个热衷健身和锻炼身体的人。特别是近几年来,夜跑、健身房健身成为了许多人下班后锻炼身体的首选,运动健身逐渐地成为现今社会的潮流。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全民健身热潮席卷全国。对普通的中国人来说,体育已不再只是运动员的争金夺银、为国争光,而是社会发展、生活品质提升的必然选择;是共享改革红利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从体育事业的旁观者变身参与者,从竞技体育逐渐过渡到健康中国,体育产业也成为了近几年最火热的产业之一。巨大的行业需求,促使体育赛事运营机构、运动类APP公司、可穿戴设备生产商等纷纷从中掘金。
我国的健身房规模和数量的日益壮大,盈利模式也逐渐发生变化——从零售业转向服务业。原本依靠用户办理年卡的场地器械租赁模式,转向依靠私教收取课程费。在健身房中,一项与体育产业、医学产业密切相关的附属产业悄然诞生了:运动康复。不少健身房推出针对骨骼肌肉损伤或亚健康状态消费者的运动康复服务,专门提供运动康复的工作室开始出现。
但对处于体育与医疗交集地带的运动康复产业,甚至更大范围的运动健康市场,有合伙人就表示,市场还需要耐心和信心。目前整个运动健康市场的环境仍然很不成熟,用户习惯需要引导,相对于运动类APP、可穿戴设备,运动康复产业还未到了井喷的时候。
健身房里兴起的康复服务
除了不断涌现的马拉松、戈壁赛等赛事,从健身房增长态势也可窥见健康产业的火热。
2016年体育总局与国务院分别颁布《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提出到2020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4.35亿,体育消费总规模达1.5万亿元等,目标是把全民健身打造成国家名片。2015年我国健身房市场产值约为仅700亿元,随着我国人民健身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和健身房商业模式的进一步成熟,我国健身房市场预计仍将保持稳健发展,在健身俱乐部数量和会员人数迅猛增长的推动下,2017年健身房市场规模将逼近900亿,未来五年有望保持12%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0年将达到1230亿元。
而健身俱乐部和私教的大量存在,自然衍生出常规健身指导外的运动康复服务。
作为康复医学里的一个分支,运动康复也成为体育治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运动损伤、创伤的诊断和治疗;术后或运动损伤、创伤后,非手术的身体功能恢复和训练;改善身体功能,将其提高到可以参与竞技比赛的状态。
某位健身教练培训的上市公司总经理表示,与医院的运动康复治疗相比,严格来说,这些健身房和私人工作室并不属于医疗性质,本质还是一种健康服务,属于健康产业。医院能够提供的器械比较简单,且使用按摩手法等比较多。而私教则偏向通过教授动作进行更多物理治疗。
据他介绍,医院康复治疗1小时价格约为80-100元。但在一线城市,1小时的私教课基本在500元左右甚至更高,而且有最低消费要求,一般一次性需要购买20-50节。
同时,他也指出,运动康复实则是医疗与健康产业的交集区域。
而这个交集区域,可以用“体医结合”来描述。这个比较新兴的提法,是根据2016年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而诞生的。
今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宣布成立体医融合促进与创新研究中心,旨在推动这一新兴领域发展,并于5月召开座谈会指出要共同发展健身康复产业,体育、养老、医疗等产业深度融合。
运动健康市场的监管缺失和人才缺乏问题
虽然有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但在大健康领域,资本依旧更偏向于技术投资或者说医疗投资,即“救死扶伤”。如果说医疗领域是可以切的是白色蛋糕,运动健康市场和健康管理市场便是灰色蛋糕。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还缺乏相应的监管,健康管理所使用的设施设备、辅助治疗手段验证及药品都没有统一的监督规则。例如,健康管理所用的可穿戴设备的准确度、精度的校正,数据准确性都没有权威标准可以参照。
而医疗、医药由于有国家相关机构的监管,其好处在于技术门槛比较高,行业所属比较清晰。虽然,处在灰白边界的运动康复也有一定技术门槛,但目前来讲还是比较低的。
例如,康复医疗机构多对床位有要求,根据国务院颁发的第149号文件《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不设床位或者床位不满100张的医疗机构,需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申请时会涉及到排水、消毒、康复师数量、助理治疗师数量、临床经验年限等一系列硬性指标。
而健身房的运动康复对于私教的从业资格都很难认定。一家运动康复工作室的负责人表示,国家对于私教没有资格证的认定,私教一般只持有从有培训资格的机构获取的机构自主颁发的证书,可以指导健身,但没有诊断能力。
同时他还透露,国内不少私教都是通过培训机构的7天速成课程进入行业内。就康复来说,在传统的康复医疗本身已经有较大缺口的情况下,资本会介入到医疗康复和养老康复领域,而这些领域也缺乏商业模式。
而且,运动康复领域十分缺乏专业人才。全国大学里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不足30家,每年毕业生不过2000人。此外,运动康复学科往往设在体育学院,学生没有很深的医学功底,对患者身体评估和给出个性化、渐进式康复方案的能力不足,医疗资格评定也是问题。而医学人才则更擅长神经类的康复,对骨骼肌肉类知识等理解不足,也不了解运动。
对此,有健康领域专业人士就指出,解决方案是探索多方资源配合,未来运动处方将是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即由运动医疗专家对消费者进行诊断后开运动处方,按锻炼对象分为治疗性、预防性和健身健美方向,再由教练来做运动指导。